同纬度的竞技“跨越” 同大洲的冰雪交融
本文同纬度的竞技“跨越” 同大洲的冰雪交融是由球赛吧通过来源:外网翻译更新,更多篮球新闻尽在www.qiusaiba.com
2月13日,中国队选手褚源蒙、孟繁棋、唐佳琳、文颖(从左到右)在赛后庆祝。当日,第九届亚冬会冬季两项女子4x6公里接力比赛在亚布力举行。中国队夺得冠军。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/摄
北纬40度至46度,是一条和冰雪运动息息相关的纬度带,世界三大拥有一流粉雪资源的地区分布于此,是冰雪产业发展的黄金纬度带;两座和冬季运动紧密相连的城市错落其间——即将收官第九届亚冬会的中国哈尔滨,和准备迎接第25届冬奥会的意大利米兰。
对于许多前来哈尔滨参赛的运动员来说,亚冬会不仅是竞技场,更是通往米兰冬奥会的“前哨站”,他们要跨越的不仅是7个时区,更是竞技体育中的困难和极限。
2月11日,中国队选手杨滨瑜、阿合娜尔·阿达克、韩梅(从右到左)在比赛中。当日,第九届亚冬会速度滑冰女子团体追逐决赛在哈尔滨举行。中国队夺得冠军。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/摄
“此次亚冬会,中国代表团尽锐出战,就是要把亚冬会作为米兰冬奥会前的一次检验,发现人才,锻炼队伍。”亚冬会开幕前,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王磊表示,此次亚冬会的阵容基本就是2026年米兰冬奥会的雏形。
哈尔滨亚冬会将于2月14日闭幕。截至记者发稿,中国队在本届亚冬会上所获得的奖牌数已达82枚,其中金牌32枚、银牌26枚、铜牌24枚,不仅超越了队史最佳成绩,也大幅刷新了单个代表团在单届亚冬会上的奖牌数纪录。
“本届亚冬会,中国代表团在奖牌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提升,不仅刷新了奖牌总数纪录,还在部分优势项目中展现出人才厚度、新兴项目上取得重要突破。”北京体育大学中国雪上运动学院院长、教授邱招义对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表示,中国冰雪运动的进步有目共睹,但面对即将到来的米兰冬奥会,挑战依然严峻,洞悉金牌背后隐匿的问题恰是当务之急,“届时,我们要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强手,对手不仅来自亚洲。”
即便在亚洲范围内,向往冬奥赛场的也不止来自中日韩等亚洲冰雪强国的选手。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运动员参赛,规模创历史新高,他们中不乏代表沙漠国家的孤勇者,也有来自无雪之地的追梦人,亚冬会为他们搭建了通往冬奥梦想的阶梯。这届赛会的落幕,恰是冰雪新征程的开始。
从“尔滨”到米兰 竞技之路待跨越
赛会闭幕前一天,雪上项目率先收官。中国雪军共斩获19金18银14铜,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,中国雪上项目取得的亚冬会金牌数首次超过冰上项目。
“雪上竞技水平显著提高。”邱招义表示,尤其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,在大跳台、坡面障碍、U型场地技巧等项目上涌现出多位年轻选手,他们不仅在谷爱凌、苏翊鸣两个冬奥冠军缺阵的情况下完成了亚冬会夺金重任,更在此前的多个世界杯分站赛中接连突破,“这种进步不仅在亚洲范围内被看见,在世界赛事中也令人瞩目。”
自由式滑雪方面,先是李方慧和张可欣包揽U型场地金银牌,为中国代表团夺得本届赛会首金,随后刘梦婷和队友在坡障项目和大跳台项目中均包揽两个项目的前3名。单板滑雪,张小楠、熊诗芮、杨文龙等选手携手交出3金4银1铜,在和日韩选手过招中展现出竞争力。
可这张成绩单背后,不能忽略米兰冬奥会积分赛同期举行造成部分高手分流的情况。“亚冬会成绩不计入米兰周期积分,后续的世界杯和世锦赛更关键。”中国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领队赵俊博向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表示,“放到国际上,日本、韩国和欧洲的很多国家都有一两个比较强劲的对手,我们选手在大跳台的难度储备上还可以,但在坡面障碍技巧的动作多样性、连续性等方面还得巩固。”
赵俊博透露,亚冬会比赛一结束,队伍来不及休整就转战加拿大争取冬奥积分,之后还将前往欧洲继续赛程。而这样的参赛节奏几乎是所有向往冬奥赛场的选手的日常。
同样对亚冬会成绩保持冷静的还有包揽3个小项9枚奖牌的中国滑雪登山队。因被确定为明年米兰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,滑雪登山以“新增项目”出现在亚冬会赛场,中国的8名00后展现出在亚洲的绝对统治力。“我们有系统的训练、顶级的教练,这些都是我们在亚冬会制胜的原因。”队员于婧萱向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表示,但世界赛场竞争将更加激烈,“很多欧洲选手从小就开始滑雪,参与登山训练,他们体格都比较大,在体能上有明显优势,而且他们大多都是90后,在黄金年龄,我们都是00后,年龄上也有些差距,技术上也需要改进。”但她认为,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冲劲,“我们要争取在世界杯中获得更多奥运积分,闯进2026年冬奥会。”
2月11日,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,第九届亚冬会冬季两项男子10公里短距离决赛,16岁的泰国选手吉萨功·金萨库在比赛中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/摄
中国队的突破同样出现在亚冬会越野滑雪、冬季两项等项目中。越野滑雪老将王强带领队友共取得5金2银3铜,领先越野滑雪强队日本和哈萨克斯坦,从8年前札幌亚冬会只得1金,到如今哈尔滨亚冬会5金收官,“惊艳的成绩远超赛前预期。”中国越野滑雪队领队王岩赛后表示,但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亚洲级比赛和世界顶级赛事相比仍有差距,“队伍综合实力依旧与欧美一众强队差距明显,而无论选材范围还是社会关注度,越野滑雪在中国相较其他冬季项目来说,依旧较为弱势。”
居安思危的还有“王者之师”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。邱招义表示,尽管在徐梦桃和齐广璞两位冬奥会冠军的带领下,中国队从中生代到新锐都有出色发挥,以4金4银2铜体现了“断层优势”,但在女子项目中,19岁的陈梅婷、17岁的冯俊熙、16岁的陈雪铮仍待成长,34岁的徐梦桃依然得担负起领军人物的重任;男子项目上,虽然李心迪、杨龙啸等年轻选手已能与老将齐广璞抗衡,可国际竞争激烈,尤其是俄罗斯、乌克兰、加拿大等国的选手在难度储备和人才厚度上亦有优势,“我们得抓紧时间,让年轻人尽快成长起来”。
另一支王牌队伍面临着更大挑战。作为为中国队贡献半数冬奥会金牌的队伍,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本届亚冬会仅交出2金2银4铜的成绩单,而老对手韩国队以6金4银3铜取得压制性胜利,在这次米兰冬奥会前的重要检验中,给中国队敲响警钟。尤其在最具实力的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和男子5000米接力项目中,中国队“意外”失金,使得队伍赛前所说的“有备而来”需要从更多方面更深落实。
2月13日,中国队选手唐佳琳赛后激动落泪。当日,第九届亚冬会冬季两项女子4x6公里接力比赛在亚布力举行。中国队夺得冠军。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/摄
值得注意的是,女子3000米接力金牌成为意外之喜,中国短道队主教练张晶称其为“虎口拔牙”的胜利,为全队增添了信心。她总结队伍表现时称:“每次比赛,运动员都在成长,不用担心这种失败,失败对未来的成功是种铺垫。”尤其亚冬会和米兰冬奥会都是综合赛事,希望队伍能从亚冬会吸取教训,积累一些综合赛事的比赛经验。
同样是冰上项目,中国速滑队却迎来爆发,从上届札幌亚冬会1金入账到本届以11金5银5铜创造历史最佳成绩。突破背后,科学训练和外教支持被队员多次提及,但在本届赛会表现突出的韩梅多次提起日本名将高木美帆,认为她的缺席影响了自己的金牌成色,她对媒体表示,“我们还是要以清醒和谦卑的态度来看待本次亚冬会的成绩。我们的目标是世界杯、世锦赛和奥运会,那里的对手更多、更强。”
从中国到亚洲 冰雪同梦需同心
韩梅期待与高木美帆同场竞技,反映出运动员间的良性竞争和惺惺相惜。“体育无国界。”邱招义表示,尤其同一项目的参与者,场上的对手往往在场下是朋友,且凭借对项目发展的共同心愿,不同参赛队运动员“赛后对答案”很常见。
尤其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中,“学霸”中国队更起到了带动作用。作为中国在冬奥会滑雪项目第一位打分裁判,邱招义记得,在韩国平昌冬奥会的测试赛中,组委会对跳台的搭建缺乏经验,于是求助经验丰富的中国队帮助搭建,“随着中国选手竞技成绩不断提升,我们在项目的各个方面都不断进步,具备了话语权和权威性。”
“实际上,中国空中技巧的发展离不开日本的支持。”邱招义透露,在上世纪80年代末,日本队在该项目上更有优势,中国队作为“新兵”需要全方位提升,“当时就有日本裁判给我们做培训,帮我们迅速融入这个项目。如今,我们强大了,也需要给项目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分享经验,让他们也加入这个大家庭。”据他介绍,蒙古国队和哈萨克斯坦队的成绩提升背后就有中国冰雪人的贡献。
互帮互助间,亚洲的冰雪运动版图不断扩大。从1986年首届亚冬会只有7个代表团报名参赛,到本届亚冬会云集34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,亚冬会不仅为深化地区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机会,更为不少冬季运动“新生”提供了成长平台。
本届亚冬会,柬埔寨和沙特首次组队参赛,泰国则首次派队参加男女冰球项目的争夺,冰壶的参赛队伍从上届的6支增至16支,诸多变化反映出亚洲冬季运动项目的多样化和普及化。
地处热带的泰国在本届赛会摘得亚冬会历史上首枚奖牌。在自由式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,24岁的泰国队选手保罗·维厄当摘得铜牌。“原本我们对奖牌并没有期待,结果他创造了历史。”泰国随队官员苏埃布·塔拉西里对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坦言,“中国举办了一届很棒的亚冬会,这项赛事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突破的平台,帮助我们发展了冬季运动,这对泰国来说非常有意义,这场胜利将激励更多年轻人参与冰雪运动。”
维厄当也在赛后表示,在前两轮滑行出现失误后,他在最后一跳告诉自己,“这场比赛并非个人挑战,更代表着泰国冰雪运动的希望。”
同样肩负“希望”的还有45岁的谢里夫·阿尔·扎瓦伊德。“我从9岁开始滑雪,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全职滑雪教练。”谢里夫成长于美国,父母居住在约旦,每次想起以沙漠地形为主的家乡,他都会产生“把滑雪运动带到约旦”的冲动,“约旦没有滑雪场,仅有极少一部分人可能会在欧洲度假时接触滑雪。”他内心期待有一天能够代表祖国参赛。
得益于哈尔滨举办第九届亚冬会,约旦奥委会给了谢里夫圆梦的机会,他注册成为约旦队的高山滑雪运动员,并在开幕式上作为该代表团旗手及唯一参赛运动员入场,“整场仪式,我的笑容就没停止过,那种感觉非常幸福。”但他也向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透露了“孤独”,他注意到,本届亚冬会上,很多热带的国家和地区都派出了运动员参赛,甚至有的代表团阵容庞大,这让他找到了此行的意义,“我希望让更多人看到真实的现状,让冰雪运动能在约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获得更多关注,无论来自沙漠还是热带,我们需要知道冰雪运动的存在,才能投身其中。”
本报哈尔滨2月13日电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梁璇